曾经的甜蜜在分手的那一刻都变得不堪回首,每一对离异的婚姻都成有一段专属的浪漫经历,那么到底是什么毁坏了当初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又都有什么共性呢?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博士,在他的爱情实验室里进行了一项长达40年的婚姻关系研究,近700对夫妻参与其中。这位“婚姻教皇”,能够在观察和聆听一对夫妻5分钟的谈话后,预测他们是否会离婚,预测准确率高达91%。
随着研究结果公布,戈特曼给出了答案,毁掉婚姻的:是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
“人这一生,遇见爱,遇见性,都不难,难得的,是遇见了解。”这种了解、理解、接纳不是要求对方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与爱人保持“步调一致”。而是彼此之间,理解和接纳对方的需求。
最怕的是,你只喜欢平平淡淡返璞归真,我只要追求惊涛骇浪轰轰烈烈;我说大海很美,你说淹死过很多人;我喜欢看电影,你觉得看电影是浪费钱,不如在家找资源;最终两个人只能分道扬镳,很有可能还会埋怨对方“不知足”。
幸福婚姻的共性,是妥协、尊重和交流
两个不同人生轨迹的人,要在未来的几十年共度余生。在此过程中,要经历磨合期的阵痛,克服滋长的占有欲,面对日益消耗的荷尔蒙,以及柴米油盐的消磨。婚姻,怎么看都是个复杂庞大的课题。在舒院长看来,婚姻是两个人价值观、个性怪癖和个人思想的结合,理解和包容是完成这一课题的核心动力。
在综艺《幸福三重奏》中,性格差异巨大的陈建斌和蒋勤勤夫妇就是多年来靠着理解包容一路走来的模范。
陈建斌在家里完全是甩手掌柜,进门脱下外套随手就往沙发上扔,家务总是能逃就逃,做饭更是嘴炮厨艺。而蒋勤勤走的是贤惠的家庭主妇路线,有收纳癖,对卫生要求极高,对于陈建斌生活中的种种破坏整洁等“叛逆”行为,蒋勤勤只是充满无奈和宠溺。
一段好的婚姻,不是仅仅要靠“爱”来支撑,还依赖于日复一日的经营和修补。我们很难找到三观完全相符的人,但可以求同存异,找出适用两人的准则。摸索的过程,就需要一定的妥协和尊重。
婚姻的自我修复力,源于日常的细节
好的婚姻,往往都会注重细节上的“仪式感”。刘嘉玲在《女人有话说》中提出,“情人节你可以不送珠宝给我,但是要送花。”她柜子里还保留着一大叠老公送的卡片,还会经常拿出来翻看。她觉得,“很多的回忆是靠自己制造出来的。”
地久天长的陪伴,一定少不了三观上的妥协,意见相反时的尊重、交流,以及点点滴滴的用心经营。
“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并非结局。爱情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理想。”
生活方式的不同,幸福感也就不尽相同。
在一些细碎的问题上,戈特曼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是婆媳问题。
在许多中国家庭里,这种两代人之间的隔膜,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大麻烦”。
在一档综艺里,主持人陶晶莹谈到婆媳关系时,就强调了丈夫的关键性:如果丈夫在中间不扮演一个沟通的桥梁的话,相处就会很难。
男嘉宾的郭晓冬的解决方法是:听妻子的意见,在遇到矛盾的时候,不要把事情扩大到双方父母那里,自己内部解决就好。
戈特曼给出了一种解决办法:丈夫应该帮助妻子,得到自己父母的尊重。
其次,是在育儿上的分工上。
“每一桩婚姻都面临着一定的情感任务是需要丈夫和妻子共同完成的,这中间就包含了养育子女。”
很多时候,家庭中,生孩子带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总是以工作忙要养家为由做一个甩手掌柜。
但英国的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比更少与父亲相处的孩子聪明。建议丈夫们应该多承担起爸爸这个角色,将女人从妈妈这个角色中解放出来,同样能促进两人婚姻的和谐。
最后,还需要创造属于夫妻的专属时间和“专属文化”。
《妻子的浪漫旅行》开篇让四位女嘉宾的老公为自己的老婆准备一次在老地方的约会。
张杰为谢娜准备了浪漫的旅行前约会,正中谢娜下怀。
“老地方”、“老时间”,这都是只属于两个人的“秘密文化”。
每段感情都是在磕磕绊绊中成长起来的。天下没有两个百分百契合的人,共同努力,相互扶持,才能修成正果。“爱情没有基本法,世间也不存在必然能推演出幸福的婚姻公式。”感情到最后,都是冷暖自知。
厦门煜德信商务咨询事务所是厦门地区最早从事厦门私家侦探、厦门私人侦探、经政府批准注册的调查公司。十年来“煜德信”的传奇故事先后被多家电视台、报刊、杂志采访报道,有着极高的人气信誉。服务电话:13313701007